曹操殺楊修是因為忌妒他才能出眾嗎?
大為周
8996
0
複製本篇連結
2017-3-21 17:58

關於曹操的歷史形象,
有不少人說他多一、好猜忌、嗜殺,
特別是一代才子楊修,似乎就是因為太聰明,
惹曹操忌妒,所以才被曹操殺掉的。
可是我們若再深入楊修的死因以及生平,
就會發現事情沒這麼單純。
楊修出身名門,為人好學、有俊才,
他在曹操底下當官的時候,
曹操也是很重用他的,
讓他擔任了主簿。
他處理軍國內外大事,
都處理得不錯。
因為太能幹了,
所以朝中有不少人都想拉攏結交楊修,
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就是—曹植。
從歷史記載來看,
楊修本來算是個性恭謙之人,
與曹植的結交,其實不是楊修趨炎附勢,
而是曹植巴著人家不放。
曹植看上了楊修的才能,
而且他有意爭取曹操繼承人的位子。
曹操曾幾次利用一些機會來考驗曹丕和曹植誰比較適合繼位,
曹丕有賈栩、司馬懿等人,而負責給曹植出主意就是楊修。
史載:
『每當就植,慮事有缺,忖度操意,豫作答教十餘條,敕門下,教出,隨所問答之,於是教裁出,答已入;操怪其捷,推問,始泄。』
也就是說,有幾次曹操都好奇曹植的表現怎麼這麼好,
結果質問之下,才發現原來是楊修在後面出主意,
這件事惹了曹操不太爽,
雖然曹丕那邊也有他的智囊團就是了。
後來終於有一個事件,
讓曹操對於楊修的忌憚與不滿爆發了,
這件事就是曹植醉闖司馬門事件。
歷史記載:
『人有白修與臨淄侯植飲醉共載,從司馬門出,謗訕鄢陵侯彰,太祖聞之大怒,故遂收殺之。』
也就是曹植又一次酒後鬧事,
而這一次是直接闖了只有天子才能出入的司馬門。
有人向曹操報告,
『這次酒後駕駛闖司馬門事件,曹植的副駕駛座還有一個人』
曹操大怒:
『是誰?』
『是楊修』
闖司馬門已經觸犯了曹操的大忌,
因為這是一種僭越之舉。
而且還不只如此,
打小報告的人還說,
他們一邊駕駛還一邊毀謗訕笑曹操的另一個兒子曹彰。
當時曹彰才剛因為有功而被曹操稱讚,
可能是因為曹彰後來表態會挺曹丕,
所以曹植酒後發洩,就嘲笑了曹彰,
可能說他為何生來黃鬚,會不是在外面撿回來之類的玩笑話。
這個事件惹得曹操暴怒之後,
有不少人都被牽連進去,曹植也因此再也無望爭取繼承人之位。
而曹操也因為開始擔心之後因繼承人之爭而引發內亂問題,
所以他就以『前後漏泄言教,交關諸侯』的罪名,
決定把楊修給殺了。
楊修聽到這個消息之後,
還跟他的朋友說:
『唉! 其實我早就該死了,現在死算晚了』
可見楊修也明白,他必定不見容於曹操。
而楊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,他是曹植身邊最有力的人。
幫曹植出鬼點子,然後又跟著曹植一起闖禍,
如果留著楊修的話,曹植可能會繼續暗中培養勢力、結交黨羽,
所以殺了楊修,也算是對曹植有殺雞儆猴的作用吧!
演義以及世說新語的描繪,
把楊修描寫成一個愛耍小聰明,
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。
其實與事實不符。
真正的楊修,是謙卑又有才幹的人,
唯一最錯的一件事就是結交了曹植,
還幫著曹植作弊、闖禍,
所以曹操不得不處理他。
總言之,曹操殺掉楊修,
並非因為妒其才能,而是因為楊修的存在,
可能會讓曹操死後的魏國產生向袁家兄弟內鬥那樣的事件,
所以才把楊修殺了。
只能說楊修的死有一半是政治角力下的無辜犧牲者,
但是跟著曹植一起酒駕還闖禁地,就無法開脫了。
在接班人的政治鬥爭中,
失敗的一方下場是很淒慘的,
楊修也只能怪他選錯邊站了,
這就是歷史殘酷的一面啊! (圖片來自網路)
你可能也會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