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越呂布,跟他合作過都沒好下場,以出賣盟友維生的軍閥......
談江湖
5624
0
複製本篇連結
2018-11-22 00:28

《三國演義》給呂布一個三姓家奴的綽號,
使得呂布的評價總是負面多於正面,
但三國中,
比呂布更加無恥的人其實還有很多。
今天要分享的,
是個跟他合作過都沒好下場,
以出賣盟友維生,
當了30年叛逆的亂世軍閥韓遂。
講到韓遂,
大家印象中,
應該都是《三國演義》中,
協助馬超復仇,
關中軍閥的代表人物。
但後來在賈詡的計謀下,
兩人反目成仇,
韓遂被馬超砍斷手臂,
關中聯軍潰散,
馬超不得不投奔張魯。
歷史上,
韓遂與馬超的翻臉,
也確實是渭水之戰敗北關鍵。
不過馬超之所以不信任,
實在是因為韓遂過往太多次背叛紀錄,
完全不值得信任。
韓遂原先是西州一帶的名士,
受到羌人、匈奴等異族的敬重。
靈帝末年,
西北發生叛亂,
涼州的宋揚與北宮伯玉起兵造反。
他們為了壯大聲勢,
綁架時任涼州督軍從事的邊章和涼州從事韓遂,
強迫他們加入叛軍。
如果說韓遂成為叛逆是身不由己,
跟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一樣是被逼上梁山,
多少值得同情。
但嚴格來說,
北宮伯玉也待韓遂不薄,
不僅將其奉為軍師,
更提升他為叛軍首領之一。
可是韓遂是怎麼回報北宮伯玉?
他沒隔幾年,
逮到機會,
就殺了北宮伯玉和李文侯,
連難兄難弟的邊章也不放過,
吞併三人的兵馬,
成為坐擁數十萬叛軍的領袖。
此後,
韓遂又轉與李相如、馬騰、王國等叛軍聯合,
推舉王國為盟主,
共同劫掠關中。
而當戰事不利,
隨即廢掉王國,
上表降伏。
韓遂在西北地區,
就這樣叛伏不定,
朝廷勢大就接受招安,
勢弱則盡可能擴大勢力。
對於韓遂來說,
背信棄義是家常便飯,
盟友更是隨時可以出賣的。
以馬超的父親馬騰來說,
馬騰和韓遂是拜把兄弟,
有著深厚的交情,
可是還不是照樣翻臉無情,
馬騰的妻子就是死在韓遂手上。
因此當曹操進軍關中,
壓力之下,
馬超必須聯合韓遂,
可是馬超想必是一點也不信任韓遂,
畢竟韓遂的歷史紀錄可是擺在那的,
跟他當盟友的,
沒一個有好下場,
這也是為什麼賈詡的離間計效果這麼好。
而曹操對韓遂背骨仔的性格更是一清二楚,
他從來就沒有相信過韓遂,
夏侯淵坐鎮關中,
防的不只是馬超,
更是提防韓遂。
建安二十年,
曹操親征張魯,
借道武都。
害怕曹操假道伐虢的韓遂,
鼓動氐人作亂擋道,
但都被曹操擊破。
兵敗的韓遂,
只能逃往老巢金城。
此後韓遂雖然還活躍在西北數年,
但屢敗屢戰下,
最後被看不到未來的部下所殺,
並將其首級送往曹操。
韓遂死時,
據說已經70多歲。
這個自舉兵以來,
歷經多次敗戰,
始終不屈不撓,
屢仆屢起,
總以出賣盟友維生的軍閥,
最終同樣被人出賣。
只能說天理昭彰,
報應不爽,
出來跑,
遲早要還阿。

你可能也會想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