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問題,得先從三國志作者,陳壽在同一傳內的排序邏輯開始說。 第一個絕對是「陳壽認為」功績最大的人。 這個「大」,跟時間有關,打下基礎的人是很重要的 ...
張翼,犍為武陽人。 喜歡姜維故事的,通常都會認識張翼。 三國演義裡,諸葛亮時代的兩大先鋒是趙雲魏延。 趙雲死後改魏延王平。 魏延死後改王平廖化。 王平死 ...
張嶷,巴郡南充國人。 二十歲的時候,擔任縣裡的功曹。 任內劉備定蜀,盜賊四起,縣長棄家逃亡,張嶷則捨命保護縣長夫人,因而知名。 好個多情種子啊(誤)。 ...
延熙八年,皇太后過世。 延熙九年,蔣琬董允過世。 如果費禕是劉禪的最佳戰友,這時候劉禪的皇權復辟就已經大功告成了。 所以劉禪第一件事情就是大開後宮? ...
這張圖,說明了蜀漢國力漸弱的事實,以及姜維最後無能為力的困境。 如果你是姜維,帶著殘兵敗將,在劍閣前線對抗鍾會的十萬大軍,正苦苦支撐,卻突然聽聞劉禪 ...
歷史上講到劉禪, 通常都會把劉備臨終對諸葛亮說的那句: 「嗣子劉禪可輔佐,則佐之,如其不行,君可取而代之。」 《三國演義》把這段直接簡化成「扶不起的阿斗 ...
說書人嘗言道:橫刀奪愛才是愛,悲劇英雄才是帥── 以這個觀點來看,三國之中,恐怕沒有人比姜維帥。 《三國志‧姜維傳》姜維,字伯約,天水冀人也。少孤,與 ...
《三國演義》說諸葛亮六出祁山,姜維九伐中原。 然而,這種說法只是說書人的浪漫,只是蜀漢粉絲的期望,當時的情形與其說是兩國相爭,更像是一場絕望的戰爭。 ...
想了解更多關於「姜維」